秋天干燥怎么辦?秋天的干燥吃什么?
來源:博禾醫生
關鍵詞:秋燥怎么辦 秋燥吃什么
來源:博禾醫生
關鍵詞:秋燥怎么辦 秋燥吃什么
秋干分為溫涼兩種,秋天五行屬于金,與干邪對應,在五臟中與肺對應。秋天的干燥是以人在秋天感到干燥邪惡而發生的肺系癥狀(呼吸道癥狀)為中心的疾病,相當于西醫流行性感冒、急性支氣管炎等疾病。
干燥邪的特征總而言之,干燥勝利干燥,即干燥邪會導致陰津損失、皮膚干燥和體液損失等癥狀。臨床按其寒熱性質分為溫干和涼干。前者在初秋天氣還很熱,或者長時間沒有晴天下雨的時候,除了上述干燥癥狀外,還可能伴有頭痛、身體發熱、心煩、口渴、喉嚨腫脹、咳嗽痰黃、舌紅苔干燥、脈絡數等風熱感冒癥狀,后者在深秋天氣變冷的時候,除了干燥癥狀外,還伴有頭痛、寒冷、鼻塞、咳痰稀、苔白脈弦等風寒感冒癥狀
秋燥肺最容易受損,中醫認為肺是嬌,與其他器官相比,肺容易受到外部氣候因素的影響。秋季氣候的主要特征是干燥,空氣中水分不足的呼吸道受其影響,水分不足,呼吸道粘膜表面的纖毛運動能力下降,對外來粉塵等異物的去除功能也相應減退,進一步引起粘膜損傷。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,外部細菌病毒乘虛而入,出現秋干呼吸道癥狀。原本肺病患者、老幼弱病、生活不規則的人容易被秋燥侵犯。
秋燥吃什么,預防秋燥早潤
中醫提倡治未病,應對秋燥預防為主,根據天氣狀況和自身反應盡快預防。
遵循干燥滋潤的原則,秋季飲食調養應以輕宣潤、生津止渴為重。飲食以清淡為主,不要吃太油膩、辛辣的食物,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的食物。同時,為了防止秋天的干燥,意保持室內適當的濕度,室外空氣質量差時,要減少室外活動。
秋天干燥吃什么?朝飲鹽水晚蜜水
秋季防干生活有訣竅,人體皮膚每天蒸發的水分約600毫升以上,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到300毫升,為了及時補充損失,秋季每天至少比其他季節多喝500毫升以上的水,保持肺部和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。飲水宜“多次少飲”,老年人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臨睡前各飲水200毫升。若活動量大,出汗多,應增加飲水量。民間有朝鹽水,晚糖水的說法。早上喝淡鹽水,晚上適當喝糖水,有助于改善秋天的干燥。
溫干應多吃銀耳、百合、葡萄、梨、菱角、蘿卜,冷干吃黑木耳、金橘、胡蘿卜、蘋果、蓮藕、石榴、棗等。另外,湯、粥也是秋令滋潤的常用方法。當然,并非所有的水果都適合秋天吃。例如,李子、石榴蓮可能會幫助火痰,對預防秋天干燥有負面作用,應盡量避免吃。
秋干食譜:
1、川貝悉尼豬肺湯:取一個豬肺,四個悉尼,十二個川貝母。豬肺切厚片,泡水中用手擠洗干凈,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,撈起過冷水,滴干水后備用;雪梨洗凈去核,川貝母洗凈。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,待火煮沸后,微火煲2小時以上。適合溫暖干燥的人服用。
2、川貝燉秋梨:取秋梨一只,挖核后,填川貝母粉5克,加冰糖10克,加水適量,用文火燉,吃梨喝湯。適合溫暖干燥的人服用。
3、銀耳甘菊湯:銀耳泡發后,與干杭白菊一起煮至沸騰后,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煮2小時以上。適合溫暖干燥的人服用。
4、百合蓮子棗粥:百合25克,蓮子25克,米150克,棗15克,冰糖適量。鍋里放水,先放米,百合干燥后放蓮子和棗,用中火煮至熟,最后放冰糖即可。適合涼爽的人服用。
5、木耳山藥粥:黑木耳、山藥各10克,粳米100克,冰糖適量。山藥洗凈切塊,木耳浸泡軟木耳先煮至軟爛,加山藥、粳米煮粥,用冰糖調味食用。適合涼爽的人服用。
6、蓮藕枸杞粥:枸杞20克、新鮮蓮藕50克、米100克。米洗凈浸泡30分鐘,新鮮蓮藕洗凈剝皮后切小塊,與洗好的枸杞和浸泡好的米一起加熱水煮約40-50分鐘,粥就會變粘。適合涼爽的人服用。